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11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图灵奖获得者参会,年度主题为“信息与创新”。来自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将分别就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发表精彩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路甬祥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在信息化方面,尽管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他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围绕论坛的主题,深入交流,热烈研讨,为促进人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等出席开幕式。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教授致答谢辞。
开幕式后,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副院长若尔斯·阿尔费罗夫和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瓦尔·贾埃弗分别作了题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型材料》和《诺贝尔奖与科学的未来》的演讲。诺奖大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听众很高的评价:“启发了新思路,让我对科学有了新的感悟。”下午的学术论坛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中科院院士李国杰,两位图灵奖得主巴特勒·莱普森和姚期智先后登台作了报告,以通俗词句和多彩图表的形式阐述前沿科学问题,让慕名而来的听众受益匪浅。
本次嘉宾演讲题目既有“改变信息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卓越大学:在加快科技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类”等宏观话题,也有包括“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粒子加速器:过去、现在、未来”等具体课题。
论坛期间,与会科学家还将参观中科院的有关研究所和实验室并作报告;部分外方嘉宾将到中科院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接受荣誉教授称号,并走进一○一中学和三帆中学,与中学生进行交流互动。12日下午,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丁努思·韦尔特曼和1992年图灵奖获得者巴特勒·莱普森走进首都科学讲堂与北京市民交流。
据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到目前已经举办3届,业已成为“学术北京”的独特品牌。本次论坛与以往3届显著的区别在于活动的层次性与多样性更为丰富,主办方期望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学生和市民的互动交流,增进青年一代和普通市民对科学的兴趣。本届论坛为期4天,由北京市政府和中科院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