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市科协正式公布了上海科普资源状况调查结果,这也是本市首次针对科普资源的大规模“盘家底”。调查显示,上海的科普资源相对丰富,公众对科普活动也普遍感兴趣,但在传播内容的深度以及针对性方面,有待提高。
上海科普场地资源数量多、门类全、特色显著,现有208家科普场馆广泛分布于19个区县,且大多是2000年以来开放的新场馆。其中,上海科技馆的“热门”程度尤为突出。2007年度参观人数达357万人次,平均每个开馆日有1万人次的参观量。除了科普场馆,电视、电影、报刊是市民最感兴趣的三种科学传播途径,而且他们也愿意为了接受科学知识而“掏钱包”。42.8%的受访者认为每年用于科普的消费在200元以内是可以接受的,12.7%的受访者认同的消费“上限”在500元以内,有3.5%愿意每年花费500元以上用于参加科普活动。但是,也有41%受访者不愿为接受科学知识花任何钱。
在针对上海科普媒体资源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报刊、电视广播、图书还是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主要侧重“生活科技”和“科技知识”题材。相比之下,“科学人文”和“科学幻想”等题材,很少涉及。原因之一,可能和受众的“实用主义”倾向有关,大多数市民较为迫切地想知道关于健康、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但不大关心科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科学的未来等较深层次问题,因此作为从受众需求出发的科普媒体,自然也倾向于传播实用类科学知识,使得科普内容层次总体上处在“入门级”。
上海明确提出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五大类重点人群,即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城镇人口、社区居民。调查发现,不同人群在科普资源需求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但目前全市大多数科普场馆和媒体,内容还缺少针对性,属于“老少皆宜”型,这也是科普内容局限于浅层次的原因之一。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