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婷婷(本报记者)
嘉宾:徐冠华(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主任)
郭为(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
■新闻缘起
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成为所有国际会议的热门议题,这次50年甚至上百年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全球金融危机甚至已被形容为“金融海啸”。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金融海啸”,以至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是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
10月28日,在苏州工业园举行的“数字中国创新高峰论坛”上,“机遇”和“创新”成为“金融海啸”以外最热门的关键词,与会的政府和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创新是扭转金融危机的突破点,也是能够真正推动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并且论坛上传递出了中国企业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强烈信号。
创新,扭转经济衰退的原动力
主持人:面对这次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企业虽然不是置身风暴中心,却也难以做到“这边风景独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否已经找到门路?
郭为:这次金融风暴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可以看到,它已经从虚拟世界进入了现实世界,对于我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何去应对这场危机呢?我们认为,创新是扭转这次金融危机的突破点,也是真正能够推动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从1930年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经济从衰退走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次大的经济变化、成长都是由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促成。空间技术的壮大,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变,通信技术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能源等一系列危机的出现。因此可以说创新是改变经济衰退的原动力。
金融海啸,危机中蕴藏机遇
主持人:企业的创新活动与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目前的经济形式是否会阻碍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徐冠华:当今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逐渐形成,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将成为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学习过去和创造新的知识,逐渐成为人们从事更有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生活理想的基本手段。由此,将引发经济、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相互交叉渗透,正推动着知识的融合和发展,成为新的知识源泉,而知识的融合,又推动了产业领域甚至经济社会层面的融合。我们看到信息和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推动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郭为: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例如今天的金融危机,除了在虚拟世界的变化和财务杠杆出现了问题以外,整个产业的变化也带来了对技术的要求。金融危机的出现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此外,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通过目前的互联网观看流媒体,已经不现实了,这必然会造成新的一轮宽带的建设;再比如,像政府提出来公开化和服务化的转变,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因为只有信息技术才能使老百姓和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更加透明,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解决,才能真正解决我们过去讲的事难办、话难听、脸难看的局面。
所有这些给信息技术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当然,十七大对于信息产业的定位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为信息技术打造后发优势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未来中国经济,创新型企业唱主角
主持人:如果企业抓出机遇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发展成为创新型企业,在宏观上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徐冠华:在知识社会中,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主导型力量。其中,创新能力强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活动的主角之一,当今世界经济强国其竞争力主要就是体现在掌握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身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也迅速成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企业还很少,这与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第四位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
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和缺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直接相关。实践表明,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摆脱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打破国外设立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和技术标准等新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造就出一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站在国际产业发展前沿的创新型企业。所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迎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支持企业创新,政府要科学作为
主持人:打造创新型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当中可以做什么?
徐冠华:我认为,政府应当是大有作为,但也要科学作为。在一段时间里,有的同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有碍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不能有所作为;有的同志热心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往往是简单的给企业上项目。我认为,这两种思路都有偏颇,事实上,有效的政府支持一定要遵循技术创新的规律,核心和重点是调动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政府在三个方面可以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政策是关键。对于千千万万的企业来讲,特别是中小企业,包括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内在的各项激励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点和核心。在2006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60条配套政策中,约有40条和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关,在税收扶持、政府采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方面都有重要突破,比如说税收政策,其核心就是采取对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税前抵扣的办法,有效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收入,这实际上也是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当前,这些政策已经出台,将近3年,关键是落实,落实政策的关键应该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决策,我们期望各个政府部门在支持自主创新共同的理念下能够取得协调一致,近期内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二,运用财政手段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20世纪中后期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根本源泉,开始更多的运用财政手段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发达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通过设立专项计划成立专门基金和对国有经济部门支持等方式来支持各种类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事实上,在WTO框架下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经验,尽快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投入机制,不能在需要政府作为的时候退缩,更不能害怕一些外国人说话,而对自己的企业袖手旁观。我认为,作为一个后发的追赶型的国家,离开了政府的积极投入,创新型企业的大规模成长是困难的。
第三,华为、中兴、联想、神州数码、奇瑞等企业的成长历程说明,政府要特别关心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远高于大企业,我国的数据也表明,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为什么这些中小企业有这么多创新?道理很简单,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如果这些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诀窍,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创办和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并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们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所以高技术企业一般的发展模式,包括中国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都是从创业开始起步,在市场竞争中由小到大,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实践表明,现有国内外知名的高技术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主要形式,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不是直接操办企业,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千千万万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政府通过创造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这将是对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核心提示
经济从衰退走向成长的过程中,几次大的经济变化、成长都是由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促成。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我国目前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企业还很少,这与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第四位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
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不是直接操办企业,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千千万万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
转自《科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