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评价创业板公司自主创新力的五个步骤

       国内创业板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与主板不同,创业板在市场定位方面更强调适应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需求,自主创新成为甄选企业是否适合在创业板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相关规定要求保荐人应当对发行人的成长性进行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发行人为自主创新企业的,还应当在专项意见中说明发行人的自主创新能力。20097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征求意见稿,突出了对发行人核心竞争优势及其成长性、自主创新、风险因素等方面的披露。如何评价创业板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保荐机构的执业水平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自主创新,监管层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目前对于自主创新存在的认识误区有:对创新的理解,一般会直观联系到技术层面的创新,而忽略了其他层面的创新,如组织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等,而且对于创新与发明、创造、发现的区分也容易混淆;对自主的认识,一般会等同于原始创新的范畴,而以为集成创新或二次创新并非自主创新;在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时,更注重历史业绩的考察,忽视了创新能力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判断。笔者以为,对创业板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从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和应用领域出发,综合动态地分析和评估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外部相关因素,并对自主创新的持续性、稳定性和产业化风险做出评估、判断和提示。本文试图从证券市场保荐业务的需要出发,以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估体系为基础,力求能够对创业板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从保荐业务的评价角度出发,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既要保证一定的科学性,更要考虑我国创业板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者的需要,保证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对创业板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动态评价:
 
 
  第一步,对自主创新进行识别和界定(解决是不是自主创新的问题)。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从自主创新的内涵可以看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不仅仅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应包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他国的科技成果,引进与合作,把自主创新建立在他国已有创新的基础上。核心技术并不都源自本国的技术发明,既可以是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在评价创业板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时需要结合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企业自身业务与技术的特点把握企业的自主创新点并根据自主创新的特征界定为是否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二次创新,并关注创新的过程和创新成果的表现形式、保护情况和领先程度。
 
 
  第二步,明确自主创新的应用领域(解决是何种自主创新的问题)。创新理论发展至今,对于创新类型的划分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创新领域已从传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延伸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盈利模式创新,这要根据创业板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判断其自主创新的应用领域。自主创新的各个应用领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联系、互为适应的。在评价创业板公司自主创新的应用领域时要关注自主创新成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具体应用情况和价值创造过程及对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影响。
 
     第三步,对自主创新的模式进行分析(哪种动因驱使及优劣势分析)。对创业板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因,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优势和不足及公司在现有条件下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可行性。根据国内外对于创新理论和自主创新的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根据其内在动因可以区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联合驱动型、竞争对手驱动型、持续竞争战略驱动型等。各种模式下的自主创新的主要特点和优劣势可以归纳如下:
 
 
  技术推动型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通过技术实践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如果开发出来的产品或服务适销对路可能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劣势在于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差距,推出的产品或服务不一定符合市场的需求,容易形成产品单一、系列化程度不足、后续开发缺乏延展性的问题。
 
 
  市场拉动型的自主创新主要是受外部市场需求力量拉动的影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易在短期内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创造效益,劣势在于企业技术储备不足,需要企业自身具备快速反应、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联合驱动型的自主创新是企业将自有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跟踪作为并行工程来进行,并以此实现创新成果向创新收益的转化。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能够综合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劣势在于技术和市场的生命周期可能不长,后续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提高。
 
 
  竞争对手驱动型的自主创新是根据对竞争对手的跟随和模仿通过新产品的反向工程来获取企业自身的创新成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易通过低成本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劣势在于技术水平不足,产品或服务往往局限于低端市场,利润空间不大。
 
 
  持续竞争战略驱动型的自主创新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高级阶段的自主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不但考虑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目前的市场需求,更着眼于考虑未来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并做好相应的技术研发和储备,能够保证产品或服务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服务,劣势在于对企业自身实力的要求很高,投入和研发成本很大,需要企业具备系统的创新能力。
 
 
  第四步,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首先,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主要有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竞争、模仿与替代、国家法规政策导向、区位优势、外部资源等。
 
就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因素而言,需要了解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情况判断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高度关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受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该行业内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创新前景。
 
 
  就竞争、模仿与替代因素而言,由于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考虑到行业内的竞争者和行业外的潜在竞争者在参与行业竞争中可能采取的模仿以至于再次创新的可能,由此判断该项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就国家法规政策导向因素而言,需要考察国家对于创新行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以及对于创新成果的保护措施,由此判断该项创新的合法性和独占性。
 
 
  就区位优势而言,需要考察企业所在地域的产业集群效益、人才集聚效应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鼓励措施,由此判断企业自主创新获得当地资源支持的能力。
 
 
  就外部资源因素而言,需要考察企业引进外部人才与技术、获得外部资金和信息支持的能力,由此判断企业自主创新整合资源的能力。
 
 
  其次,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就企业内部的创新过程而言,企业创新的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即发现机会、提出构想、研究开发、试生产、批量生产、营销出售。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以创新决策为核心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其中对大部分能力是可以定量分析的。
 
 
  第五步,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风险评估(评价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化、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风险)。自主创新具有风险性,要结合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市场接受程度、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及受上下游产业影响的情况、替代、模仿与竞争等因素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化风险及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风险,对公司投资价值判断有重大影响的还需要对投资者做出特别提示。
                                                      摘自2009年7月24日《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