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长虹积聚"技术驱动力" 自主创新提升国际话语权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我国液晶显示面板的进口额为167.17亿元,集成电路的进口额为117.68亿元,是家电行业进口的两大关键品类。

       中国家电产业一方面拥有庞大的产能,另一方面是关键部品严重依赖进口。有分析人士指出,缺乏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是造成中国家电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整个产业处于核心技术、关键部品受制于人的局面,严重阻碍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源,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尤其对整体技术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中国家电产业而言,必须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长虹通过最近几年的蓄势,已经形成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关键部品研制能力以及包括理念、机制、人才在内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了产业的国际话语权,为中国家电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一个样本。

        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的关系来看,要实现国家发展、产业振兴首先要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崛起,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对中国经济来说,缺失技术能力就会受制于人。没有源源不断的技术来源,中国将很难立足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从产业竞争来看,中国家电工业必须要有内生的技术来源,否则就不能分享到高附加值的利益,始终处于打工者的角色。

  中国家电产业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但在中国成为制造大国的背后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长虹把家电行业这一阶段的困局概括为三大挑战,即“高科技行业与低附加值、规模化产业与精细化管理、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所带来的挑战,其中高科技行业与低附加值是首要矛盾,创新和突破已成为中国家电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经过对产业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长虹提出了“三坐标”战略,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沿着延伸产业价值链、丰富产业形态、创新商业模式三大方向进行。延伸产业价值链是长虹破解“高科技行业与低附加值”矛盾的适时之举,其实质就是掌握核心技术和进军关键部品。长虹成立虹微公司,进入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术领域;投资新型等离子显示屏项目,进入平板电视高端显示领域;成立虹视公司,进入OLED屏产业;控股华意压缩,进入冰箱压缩机产业;成立长虹东元公司,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今年6月,长虹与台湾友达合资进军液晶模组领域。

  经过一系列的产业价值链延伸,长虹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具备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模组、OLED显示屏、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等关键部品研制能力,形成了包括理念、战略、机制、体系和人才在内的一整套自主创新体系,这一切旨在改变其“处于高科技行业中低附加值位置”的不利现状,通过向技术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或产品延伸来赢得更为丰厚的利润水平。

  从2005年开始,长虹连续四年的研发资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

       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认为,在中国家电业谋求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发展需要有中长期的技术战略规划,需要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动力之源。

自主创新实效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是决定制造业发展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创新体系是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强调各种资源的集成,如果没有创新体系,就不能解决技术能力的发展问题,产业也就无法实现持久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产业的突破首先要获得技术能力,并把这些能力转化为物质化的产品。

  对中国家电业而言,要想实现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并不断依据消费需求推出满足用户的产品,走产品高附加值之路。作为国家首批六家技术创新企业之一,长虹率先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重心,立足应用技术,突破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战略,通过构建四大核心平台、进军关键部品制造,初步形成了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拥有了产品定义权。

     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长虹已开发出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阿波罗一号)等多个产品,具备了“从产品定义芯片+从芯片定义产品”的交互定义能力,也结束了中国家电业“无芯”的历史,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自主芯片的产学研基地。在嵌入式软件设计方面,目前长虹已成功研发出嵌入式浏览器、AVS编解码技术等,其中自主研发的AVS解码器IP核成功授权给某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实现了家电企业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跨越,形成了在技术方面的产品话语权。

        在工业设计方面,在基于用户需求的UCD设计理念指导下,长虹具备了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产品的设计能力,构建了以用户需求设计(UCD)、工业设计(ID)和互动体验界面设计(UI)为基础的三大设计平台,打通了从用户需求提出到产品概念设计的衔接,形成了核心的工业设计能力,2008年获得美国IDEA设计大奖。在工程技术方面,长虹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废旧CRT电视回收生产线的家电企业,自主开发的高光及仿高光材料、滤光膜等关键材料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为了解决关键部品受制于人的产业困局,长虹斥巨资先后进入等离子屏、OLED屏、液晶模组以及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等领域,目前,长虹等离子屏已经实现量产,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已经上市,打破了国外企业对产业关键部品的垄断。在不断的自主创新下,长虹已形成了以等离子屏、OLED屏、压缩机为主导的产业关键部品集中研发平台,通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掌握了“产品定义权”,大幅提升了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通过并购获得技术能力也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重要路径。通过技术并购所带来的技术知识转化为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能力需要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这是海外并购的最终目的。2006年,长虹通过控股韩国等离子鼻祖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拥有了欧丽安300多项等离子专利,成功规避了等离子电视未来可能遇到的“专利门”危机。通过整合欧丽安、彩虹在等离子领域的技术资源,目前长虹已经形成了包括基础技术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研发在内的一整套技术研发体系,大幅提升了长虹的技术能力,使长虹很好地解决了等离子的技术来源。

  业内专家指出,在知识、技术成为决定性生产要素的今天,企业的绩效和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长虹通过打造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质上为中国家电业自主创新搭建了一个产业平台,成为孕育产业核心技术和人才的温床。长虹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解决了中国家电业核心技术缺失的难题,实现了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的延伸,开始具备从需求、设计、芯片、软件、关键部品到系统集成的完整的产品定义权,成为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持久动力。

  创新“土壤”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不能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正如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所证明,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而人才与创新机制是驱动技术进步的关键要素,没有产业人才参与创新的机制保障,技术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了。

  长虹认为,创新就是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创新的起点是消费者,终点是价值的产生。长虹的创新活动,必须依靠观念、机制和管理营造创新的土壤。为此,长虹提出“存在的就是不合理的”观点,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要勇于打破企业现有的平衡状态,在创新与速度中建立一个新的不平衡状态,使企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寻求新的突破。因此,“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也被长虹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机制,长虹在各产品公司、业务单元、研发中心之间建立了技术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基于整合产品开发(IPD)/市场规划(MP)的研发体系,形成从用户需求洞察、市场机会分析、立项、研究开发、试制、转移以及生产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流程、规范;此外,长虹还继续开展与IBM的合作,逐步建立产品创新管理(PIM)框架模型,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

  长虹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组建了技术创新管理领军团队,同时在内部推行两大计划:员工利润分享计划,即将创新取得的市场效益与员工利益紧密关联,探索新时期中国家电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员工内部创业计划,鼓励员工创业,探索出员工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

  在引进技术管理方法的同时,长虹还以“加强整合、注重效率、释放潜能”为指导,完善企业的创新体系,保障创新活动的顺畅实施,充分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建立开放式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搭建公司内部的共性技术平台,建立研、产、供、销衔接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实施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等。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21世纪最重要的管理将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 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也曾表示,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长虹就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目前长虹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000余名,70%以上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同时,长虹积极整合外部资源,与微软、AMD、中国电信、盛大等战略合作,全面提升整合创新能力。

  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但是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将随之逐渐积累叠加,包括理念、人才、机制在内的创新体系可以不断进步。中国家电企业应该像长虹这样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这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唯一的出路。

                                                                                                                                                                 摘自2009年9月27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