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2009浦江创新论坛上,有专家透露,在我国日前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小企业只享受到其中的5%。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急需的支持,成为两天论坛中聚焦度最高的话题。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4200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12万家是创新型的,但它们已为国家贡献了50%以上的创新成果。
然而,我国的中小型创新企业却在各方面遭遇“边缘化”窘境。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一项调查表明,2006年政府给予企业的创新经费拨款中,79.1%流向大企业,中小企业只占到20.9%。今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措施”,从总体来看也是以扶持企业继续做大、兼并重组为主要目标,换言之,大多数技改项目经费仍流向了大企业。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业投资基金的一项调查结果颇值得玩味:在美国,最赚钱的十大企业来自电脑、信息及快速消费品行业,都是以中小型企业起家的民营公司;而中国最赚钱的十大企业几乎都是国有垄断型大企业。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中小企业会认同一种错误导向:只有做大,才能受到更多关注,才能得到各种资源。结果导致不少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盲目做大,不专注于核心业务,内部管理能力跟不上,竞争力不升反降。其实不妨学习德国、瑞士等欧洲同行的做法,做“隐形冠军”。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终身教授汉斯说,德国有很多企业默默无闻,但在一个“缝隙市场”长期保持领袖地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要让企业专注于“做强”,不盲目“做大”,需要政府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不少专家建议,应把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具体措施方面,首先必须确保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能公平享受到政府的各类资源。在此基础上,应在全国层面设立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据了解,目前尽管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设有中小企业司,各地也有相应机构,但由于部门间难以协调,导致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难以落实。
此外,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的中介机构也有待活跃。目前大多数创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仍是依附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能真正做出品牌效应的市场化机构少之又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仍显遥远。
摘自2009年10月26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