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是大力发展物联网来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通过智能电网的发展来推动信息技术……国家重大课题专项究竟应投入信息技术的哪个领域?这成为困扰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们的难题。在日前举行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发展战略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示,未来技术创新性突破的源头应该寄希望于应用,但是应避免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成为企业的产品研发补贴。
重大应用领域,应是发展首要目标
“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们一直受制于人,不论是芯片工业还是软件工业,长期处于低端制造的地位。对我们来说,未来10年如何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话语权和制衡权尤其重要。”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怀进鹏表示。
他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后,信息技术不再被视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对于国内信息技术行业来说,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的旺盛需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动力。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大量地投入信息技术研究,可直到现在,每年仍要花费不菲的外汇购买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仍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5年到10年。
有关专家表示,估计在“十一五”结束时,我们国家有可能成为一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国,但要成为一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强国,估计还需要15年才有可能实现。怀进鹏院士称,专家们也无法准确地判断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将出现在哪里,“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对于国内信息技术行业来说,目前市场应用尚未饱和。”因此,从源头上来说,重大应用领域应该是发展的首要目标。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教授提出,未来10年要获得技术上的话语权,必须从应用中寻求突破。过去科学家搞科研常常是“创作”,在理论中寻找问题加以解决,与实际应用相距甚远。而信息技术是个应用要求极高的学科领域,要想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闭门造车”显然不行。
国家投入,岂能变成企业研发补贴
虽然应用是创新的源头,但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目前一些重大项目的巨大投入,变成了企业研发新产品的补贴,这在科研领域已屡见不鲜,尤其是信息产业领域,更是如此。
在不久前一次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评审会上,一年多前投入的上千万元科研资金,最终的结题成果,竟是一篇和企业产品相关的论文,所解决的问题,也根本不是行业的技术难题。参加评审的一位专家披露,这个项目的立项标准,原是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初衷是通过集中投资缩小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不是仅仅完成这个在市场上寿命不会超过两年的产品。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称:“为了改变原先产学研脱节的问题,现在国家的重大投资明确要求企业参与,但事实上,大量的投入最终只是完成了企业产品国产化的过程,却并没有改变关键技术仍在别人手中的现实。”
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的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闵昊教授称,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基础部分仍是最薄弱的,不论是研发还是制造都比较落后,应该有合适的制度来保障国家的投入都能用在刀刃上。企业可以是科技创新主体,但这个身份不应该是国家赋予的。在欧洲,按照规定,政府是不能直接资助企业的,但是政府和企业合作,以1誜1的资金配套,研究由科研机构来承担,从而防止科技成果产业化变成简单的产品化。
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曾璇教授说,手机芯片曾经要卖80美元一片,但在国内企业和科研界联合完成了自主研发后,则降为1元钱一片。这样的技术研发,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现在国家投入的重大课题都是动辄上千万、甚至是上亿元人民币,因此,如何确保这些投入开发出具有引领意义的创新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摘自:5月5日<文汇报>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edu/2010-05-05/074117463947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