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透视恰满周岁的上海张江示范区的引领创新之道

        2011年3月29日,上海市召开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展望2020年,张江高新区将基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新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科技金融中心、技术交易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和政府管理创新示范区。

站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的新起点,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一次跃上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大布局、大跨越、大突破,先行先试的“大张江”引领聚变之道,成为转型发展关注的焦点。

建设中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带动整个上海的生活方式、研发方式、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成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更活跃的、更宜居的城区。
  
上海——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崛起的现代化大城市。

2010年人均GDP已过万,居全国各省市第一,达到世界中等国家平均水平;今天,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擎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旗,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让上海进入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崭新的、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成为张江示范的重点。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新区。

历史证明,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只有转型,才能可持续发展。转型成为发展的硬道理。“支持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对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上表示。

20年的风雨兼程中,张江高新区经历了“起步、聚焦、改革”三个阶段,从最初的一个园区,到一区八园聚焦于“张江”品牌下,成为全国六个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再至如今总规划面积逾290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十二园加一”的宏伟版图,“大张江”由此剑拔出鞘,超脱了行政地域的单一认知,而成为一个城市功能地域的总称。峥嵘岁月,张江高新区每一步的跨越与前行都在不断冲破各种桎梏与困扰。“大张江”已经成为上海创新实力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最具技术辐射力的区域,成为无数追梦者创新的热土、创造的高地、创业的乐园。经济总量以年均25%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长,地均、人均产出效率均昂首于全国高新区前列。

厚积薄发,赋予内涵深厚品牌的“大张江”,正行于创新最前线,以最尖端的科技、最自由的金融、最具激情的文化,活跃在上海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恰满周岁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在理顺管理体制、集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领域、优化政策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引领着“新模式、新机制、新亮点、新能力、新优势”,奔跑着的张江将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

集聚,撬动转型发展的动力闸

作为国家的第三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的相关政策普惠至了张江,给张江注入了发展的新契机。张江作为擎起“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旗的又一高新区,大胆先试先行,迈入了全新而重大的历史关节点。

“全力以赴推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把张江打造成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动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掷地有声。

大张江快一步,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迈进一大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寄予着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厚望,肩负着引领转变上海乃至中国发展模式的使命。“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决策,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现实所需和关键所在。”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说。

“十二五”开局之年,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张江高新区正在涌动起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示范”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沉甸甸的任务。

不满周岁的张江示范区集聚效应已经彰显,区内企业就由1.1万余家激增至1.6万余家,研发机构从800余家猛增到1000余家,引进科技项目1500余个。张江正在形成活力四射的创新能力和功能强大的产业服务集群,引领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一系列国际化的尖端技术和产品的诞生,彰显了张江创新的能力。昭示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与升级力量。

不少入驻张江的企业都有着一种自豪感,张江这片沃土代表着最先进的科技力量,在大张江的产业版图上标注着诸多之最,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各种芯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首台20流明微型激光投影仪、世界首款第三代电子书、世界最大容量超级电容车世界首次商业运营、全球最大的华文游戏动漫平台、世界检测速度最快和准确度最高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试剂、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微机电陀螺仪等等印证出“高”与“新”是张江人永远不变的追求。全国首创的孵化器“双创”服务品牌在张江,全国首个形成循环经济生态圈的开发区也在张江。若干企业和产品已经取得国际话语权,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力量。

“上海张江高新区始终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创新资源聚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建设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表示。

作为实现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全上海五成以上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来自于张江。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一年的建设已成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名副其实的驱动器和发动机,带动上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推动力。

变革,解放思想当为天下先

变革始由政策始。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纠缠是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张江要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纽带,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介入的独特道路。政府要做市场不想做、不能做的事。以审批权下放为“牛鼻子”,实现“园内事项园内办结”。多个园区,涵盖五种模式,管理极其复杂,但政府敢于放权给园区,将进行一场带动各分园管理体制机制重组的“革命”。

“加快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需要探索和破解许多难题和机制体制瓶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

《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若干意见》明确了将股权激励试点、人才特区建设、财税政策改革、科技与金融结合、管理体制机制五个方面作为重点突破口来着力打造“张江”创新品牌,从中又细化成51条,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整体布局下,股权激励作为排头兵被首先推出。目前,上海依然是国有经济增加值占据了全市生产总值逾半壁江山,国企的创新能力成为上海转型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因此,相较中关村等重点实施对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模式,张江示范区根据自身特点转变了思维观念与制度设计。张江核心园总经理丁磊表示,张江示范区建立的是与自主创新导向相适应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评价机制,研究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利用国有股权收益部分试点对创新个人、创新团队进行股权激励。首批试点单位共3家,涵盖了高校、转制院所及国企它们是市属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真正意义上的吃螃蟹者。

上海广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了推行股权激励的“第一单”。“此次试点有望使公司20%的核心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者以科技成果入股等方式参与股权分红,从被雇佣者上升为以主人公的身份发挥自身创新才能。”上海广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伟忠说道。

各园区也对该政策的实施配套支持。“张江新十条”中,创新性地设立了总额达5亿元的“代持股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若暂时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买下股份,可由此专项资金先行垫付。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科技金融结合实现突破。“银政”双方在张江高新区范围内合作的全面展开。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携手合作提供5年1400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至少50%将提供给中小型企业。构建信贷、股权融资、资本运营和科技保险的四个金融财税政策扶持机制,成立科技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担保和再担保公司、促进投贷联动。每年实现科技信贷资金达到500亿元以上,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800亿元。有“沪版OTC”之称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则重点面向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在银行间接融资手段匮乏、金融市场成熟度低的大环境下,直接引入投资人的融资方式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上海悠游堂公司表示。

制度创新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重头戏。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示范点,应该给自主创新一个可持续的示范环境。仅由4个处,13个在编人员组成的张江管委会属上海市政府派出机构,加班成为常态。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晨说到,“小政府,大社会,力求打造一个高效的政府”,成为张江演绎海派特色的不二选择。

大张江品牌下“一区多园”模式对统一管理、协调步伐无异于是极大的挑战。面对张江示范区平均两个园区便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复杂格局,民盟上海市委在今年上海两会提案中建议通过建立首个地方跨层级、跨部门联合审批和开展一条龙服务的工作主体,为扩容后的张江高新区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的解题之法将是张江示范区未来的创新重点。

“一支花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通过品牌资源或管理模式的输出,开展大融合与大合作,在长三角区域及国内多个地区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既把创新服务业输送到各地的科技园区,又进一步加强了张江高新区的战略基地建设,形成了有利于高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级孵化器——上海创星园与闵行区政府联手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低碳科技孵化器。“探索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新孵化模式,我们受益于张江品牌,又主动寻求异地合作,输出品牌、管理和服务,扶持一批明星企业。”张江创星园总经理俞中华深有感触。

张江不但要成为产业和模式的发源地,引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更应该成为产业、模式甚至文化输出的发祥地。它将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一种创新创业,为天下先的昂扬精神。仅用短短五个月时间,打造出了一个“浓缩版、精华版、科普版”创新成果展,一经亮相赢来社会各方赞誉,演绎20年精彩的高新“世博园”是张江品牌的再创新,是上海世博精神的再体现,不仅符合张江品牌的示范精神,产城融合,长期保留在科技馆不断更新又让百姓了解高新区的发展给城市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上海,作为承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命的重镇,张江示范区在其中举足轻重。即有“物竞天择,舍我其谁”的发展魄力与勇气,兼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创业、帮助成功”的宽厚与包容,张江将在“新模式、新机制、新亮点、新能力、新优势”上大胆先行先试,高歌勇进。

不难看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二园加一”的“大布局”;科技金融促进更多企业上市的“大跨越”;出台股权激励政策,破解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大突破”……张江高新区“聚变之道”还在继续。

“张江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论何时,我们都要成为支撑创新创业的旗手,擎起自主创新这杆大旗,推动产业战略转型,这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使命所在。”于晨如是说。建设中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带动整个上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成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更活跃的、更宜居、更宜业的城区。于晨的两个思考,能为“大张江”能量集聚,书写新的辉煌。上海将因为张江更智慧,更壮丽。(龚静 王春 章怡佳)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