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乔希 勒纳:从创新中获得增长

从创新中获得增长,这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都同样适用。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面临严峻经济形势。在美国,巨额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乏力相遇,预示着暗淡未来。持续的高失业率耗尽了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减少了政府税收收入。英国、日本等深受低增长、高负债和高失业率的煎熬。

  “节流”是纠正发达国家面临问题的最简单办法:砍掉没有必要的公共项目、缩减由政府埋单的个人福利等。紧缩是必要的,但此类政策也许没有倡议者设想的那么奏效。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过于严苛的紧缩会延长经济衰退的时间,挫伤增长势头和消费者的信心,甚至可能诱发财政危机。

  对增长的渴望引导人们追求创新。实现增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增加投入,例如扩大用工人数、推迟退休年龄、延长工厂运转时间等。可是,扩大投入也可能导致效益递减,而且工人工作时间、投入程度有天然的限度。特别是,在一个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世界中,仅仅通过扩大投入增加产出的做法是否可取,还是个问题。 

  相对而言,另一种方法更有吸引力:依靠创新以现有的投入追求更大的产出。比如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生产工艺,或是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方法。上世纪50年代,摩西·阿布拉莫维茨和罗伯特·索洛的开创性研究,让我们了解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新发明和经济繁荣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它们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其他国家,或是依靠快速增长的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创新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科技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想象一下我们的世界在未来面临的难题: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恐怖主义……只有实现科技突破,才能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可是,怎样才能实现创新呢?知易行难。在一些私营部门中,实现创新大致有两大模式:大企业自身研发和风险投资。这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政策制定者应该结合两者的优点,开创新模式。这样一来,风险投资所带来的强劲动力将被继承,同时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在后危机时期,决策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对走出经济衰退的重要性,将创新精神转化为生产力。

 

(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0702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