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方面需要加快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和效率。放眼未来,审视现状,上海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短板,未来可以着重从筑基、搭台、破墙、提效、聚才五个方面协同行动,予以加强。
筑基
政府一方面要引导,让全社会认同创新创业者;另一方面要关注草根创新的现实需求,尽全力为其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及专业化服务环境。
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对于上海而言是一项长期工程,百年大计,筑基为先。在上海,科创资源能否茁壮生长?能否源源而来?能否发挥其最大效用?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1.教育事业现代化。在最新的QS大学学科排名中,上海高校表现抢眼,三所高校的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与东北亚邻近城市——东京相比,上海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未来一段时间内,培育一批全球一流学科、建设若干所全球一流高校应成为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旨在培养高技能、专业化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也是上海必须长期坚持的教育发展重点。另外,必须关注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技术对于目前教育组织形态的影响和冲击,顺势推动相关的体制和机制改革。
2.基础设施智能化。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智能化逐步成为可能。这是集聚和利用科创资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对于优化生活环境和事业环境均有直接意义。上海目前的基础设施成熟度较好,应尽早将智能化推进方案提上议事日程,将先进的技术成果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从而使上海在吸引和利用科创资源方面获得先发优势。
3.创新氛围社会化。以多元、包容为特征的海派文化使得上海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性格:多了一些腔调和精致,少了一些野性和闯劲。每年两会,总有与会人士指出,上海的年轻人往往满足于“高级白领”身份,不愿轻易冒险去创业。许多“新上海人”在上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很快也沉浸其中,乐不思“创”。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上海创新发展的多样化,也削弱了本土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潜力。笔者认为,对于上海来说,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氛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引导,让全社会认同创新创业者,不论成败,让他们有荣誉感;另一方面要关注草根创新的现实需求,尽全力为其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及相应的专业化服务环境。
4.生态环境宜人化、文化环境多样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模式、获取知识和实现价值的方式等都将发生剧烈变化。另一方面,城乡和地区差别日益缩小,基础设施逐渐趋于均等化。在这些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他们可能更希望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更倾向于向生态环境宜人、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的地区流动,在那里他们既可以方便地实现自己的智力价值,也可以享受惬意舒适的生活,免受旅途劳累和奔波之苦。因此,一些大城市可能会逐步失去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如何应对这一趋势?笔者认为,政府和全社会还是应该在环境建设上花大力气,不遗余力地将上海建设成为生态宜人、文化生活更丰富的全球城市,以上海的“蓝天、绿水、好空气”换得创新人才“神清、气爽、劲头足”。
搭台
上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总体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主动挖掘用户服务需求的能力偏弱、科技服务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程度也不足。
“互联网+”正在悄悄地改变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一些科学家冥思苦想多年未能找到答案的科学难题,在网络科研众包平台上轻松得以突破。因此,在未来上海迈向全球科创中心的进程中,能否形成一些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的科技创新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平台或以实体形式出现,或以虚拟方式构建,都将成为吸引、整合和利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能够快速收集海量信息,并形成研发需求→网络推送和动员,激发群体研发兴趣→快速组织研发并形成解决方案→实现市场价值并进行分配。此类平台在整合利用专业化科创资源方面的作用非同小可,需要各方力量携手“搭台”:
1.政府部门在“搭台”方面应做好以下几件事情:①构建科研基础设施网络,整合可公开的政府数据资源并向社会开放;②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能级和智能化水平;③提供低成本的“众创空间”;④以专业为“经”,以行业为“纬”,编织主体联系和互动的创新网络。
2.尝试先在共性技术领域,突破传统研发模式,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研众包平台。瞄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研发需求,向公众征集创新想法,寻求智力支持。这样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动员体制内外的相关专业力量,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和创新成果的受益者。
3.相对于世界排名居前的创新型城市,上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总体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主动挖掘用户服务需求的能力偏弱、科技服务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程度也不足。在上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逐步扭转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社会资本、外资等参与建设的多元化投资运作模式。同时,鼓励一部分拥有专业技术力量的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提升其服务的专业化程度。
破墙
能否消除信息壁垒,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设施的使用效率?这些都是着重应该考虑的问题。
科创中心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破除思想上的“围墙”,拆掉创新主体之间的心理“藩篱”。譬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已经成为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动力引擎,成为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典范区域,今年将向300亿元的区域产出目标发起有力冲击。在其发展过程中,作为知识溢出核心的同济大学真正做到了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校园有边界,思想无围墙”,不仅鼓励校内教师、学生创新创业,还向周边企业开放食堂、图书馆、停车位等设施和空间,提供专家咨询、技术检测、实验条件、讲座培训等各种支持。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胸襟。再如,近年来上海的科技财政投入一般每年接近130亿元,分别掌握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中,科委掌握了其中的近四分之一。这里是否存在信息阻隔,重复投入的问题?是否存在由于分散投入形不成合力的问题?部门间能否有效协同并让其发挥更大效用?还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在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往往可以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此类设施技术含量足、投资多、门槛高,一般的企业和个人往往没有可能接触和使用。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但是,该意见如何落地上海?能否真正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否消除信息壁垒,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设施的使用效率?这些都是我们在“破墙”中着重应该考虑的问题。
提效
上海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其中,科技财政投入是上海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其效率高低事关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进程。
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当然主体,本土企业应该成为主体中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上海本土企业创新的情况并不理想。截至2014年9月底,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有37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1/4和1/3。可见国外企业在沪研发之活跃。反观上海,中国互联网企业五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搜狐),没有一家在上海。另外,据汤森路透发布的信息,上海无一家企业入围2014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一般情况下,科技创新资源总是趋向于效率较高、更容易快速实现价值的区域。解决上海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在于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法制化、治理手段多样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治理评价科学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对未来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判断能力、对未来科技创新方向的目标决策能力,以及相应的资源整合和执行控制能力。
2.在产业层面,协同是个大问题。可以以上海建设中的8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等为抓手,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能力建设,探索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优化相关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鼓励和扶持技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等“间隙性组织”的发展。
3.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既要扮演决策主体和研发投入主体的角色,还要发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核心作用。其能力高低将决定整个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效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实践出真知”,在企业发展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二是与包括国外创新主体在内的高手过招或开展合作。
4.大力推动面向社会大众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其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奠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众能力基础。
聚才
上海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潜力方面不具优势,基数偏小,加之未来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问题,造成上海科研人才流失。
从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长远需求看,人才短缺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省市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笔者对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5个省市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上海的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和R&D人员总数均排名最后,基础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时人员当量比例和每万人在校研究生虽高于其他城市,但是与北京相差甚远,基础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时人员当量约为北京的70%,而每万人研究生数仅为北京的50%不到。由此可见,上海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潜力方面不具优势,规模偏小,加之未来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将成为未来上海科创人力资源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但是,上海在吸引留学归国人员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从1996年的1.5万名增加到目前的10万余名,居全国之首,其中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90%以上,来自发达国家的占70%。从结构来看,上海虽已拥有较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高、精、尖的顶级科学家。譬如,上海仅有8位入选汤森路透发布的2014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不仅如此,上海作为国内开放程度首屈一指的城市,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缺少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外籍领军专家和杰出青年人才。
根据上海的未来发展需要,未来的“聚才”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明确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所需的人才清单,不拘国籍、不拘地区,不拘性别。创造必要条件,全力引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友好城市数量多的优势,面向其开展“猎头”行动。同时,对于所学专业符合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的在沪留学生中的优秀者,由所在高校推荐,简化居留及就业审批程序,将其留下服务。2.从兼具东西方文化视野、掌握国际高端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海外华人群体入手,激发其回国报效的热情。3.把握国际高端人才的流动规律,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采取各种柔性方式延揽上海未来主导产业领域的各类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未来30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研究》(2014-A-30)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刘笑、李伯文、颜婷等成员均有不同贡献。田春玲编辑,工作邮箱:tiancl@thepaper.cn]
来源:《东方早报》 原文链接:www.dfdaily.com/html/8762/2015/6/9/12769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