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把什么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补足哪些短板?2015浦江创新论坛上,记者采访了浦江创新论坛主席、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
大科学新兴产业 需全球创新网络
记者:本届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创新网络 汇聚共同利益”,请您解释一下这个主题的内涵。
徐冠华: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趋势已发生质的变化,大科学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去,科研的组织形式大多为个人或小团队,如今,主流形式是众人参与的大科学研究,投入大,风险也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推动各国合作,形成全球创新网络,以减少各国投入,降低失败风险。
以我国参与的国际可控核聚变计划为例,当年有不少争议,但现在看来是成功的。这个计划时间长达30年,每年投入都很大,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做成。因此,可控核聚变计划采取多国合作方式,各国分担费用的同时,也分担了风险。
不仅是大科学,产业发展也需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汇聚共同利益。一方面,各个国家、各家企业都渴望掌握核心技术,这是获得高收益、强竞争力的杀手锏。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最优化原则,在市场化环境中优化组织全球资源,而不能以小生产方式,每个环节都自己做。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都要求我们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对上海而言,则需要发挥地区优势,在这个网络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让更多“蘑菇”在上海自然生长
记者: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您有什么建言?
徐冠华:上海市政府的管理能力很强,效率很高,对国家部署的重大科技和产业项目,总是能很好地完成,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我希望上海在保持这个优势的同时,营造更有利于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让更多“蘑菇”在这座城市里自然生长出来。这是我所谓的“蘑菇理论”——蘑菇不是种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发产生。
我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另一条建议是有关人才政策。首先,要立足于培养、留住本地人才,不让他们流失。上海房价比较高,许多研究生毕业后负担不起。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一大批人才的留沪。这是个难点,但不解决,其他很多措施就起不到大的作用。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引进国外人才。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猎头公司等市场化机构,因为他们了解市场动向,知道在某个领域中,谁是国际杰出人才;他们也知道每个杰出人才移居上海的具体困难,有很强的公关能力。总之,要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并把他们吸引到上海,“怎么选”是关键。
我国需要更多有原创成果的科学家
记者:您觉得我国科技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思考?
徐冠华:原始创新不足,是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加强原始创新,事关中国的未来,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但我发现,国内许多高校、企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许多高校科研成果企业用不了,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创新性不强。
这种不足,也体现在人才方面,即我国缺少世界级科学家。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人才,构成了一座金字塔,其顶端是世界级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奖不应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但它是评价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截至2014年,美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人数,占自然科学类诺奖得主总数的48%,这反映了美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今年屠呦呦获奖,可喜可贺,但我们不会满足于得一个诺奖,中国需要更多做出原始创新成果的科学家。
为此,我国在科技管理、评价体制等方面必须改革,要按科学规律管理自然科学,充分考虑到科学研究的长期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不能用搞工程、搞经济的办法向科学家提出太具体的要求。对基础科学、前沿科学领域,政府应加强支持,每个项目的钱不一定给得很多,但要让多个科研团队参与,因为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应把恩惠洒向更多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这样才更有希望收获原始创新成果。当然,对于国家战略性项目,我们还是要组织大规模科技攻关。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网